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从小吃到大的面

李强 时光捡漏 2021-07-30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从小吃到大的面





         文  |   李  强 


写下这个题目,我是有些怀念和伤感的,因为现在已不太能吃面食,基于身体健康考虑。虽然,现在依然整天在面食的环境里烟火着我的人生。当然,更多怀念和伤感的是,过去在农村和城市吃面的生活。


完全在农村那20多年,几乎没有正式吃过米饭的,至少在我自己家,有时,一天三顿的面也不会吃厌。前几年与饮食有关的回忆文章中,几乎每篇都要提到面的。关于不同面食的故事,我几乎写了不下五篇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的文章,跨度从农村到西安再到重庆以及成都等。这几个地方的面食,整体而言,都是我爱吃和常吃的。今天不想再重复已写过的面食故事,但还是分享几个没提到过的面食话题。

面条中我最喜欢吃的当属臊面,这个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回老家,经常吃的也是臊面。这几年开始有些刻意地将臊面换成辣面,假如自己能做主要求调换的话。臊面分宽的和细的,细的又分韭叶和细面。有时,想吃宽的,但细的端上来,照样还能再吃几碗。小时过节或过事,吃的臊面宽细几乎是一半对一半。经常会听到主家说:你刚吃的是细面,现在下的是宽面,再加两碗吧。又如,亲戚或坐席的人说,给锅上说下,再上一盘细面,宽面酥下呢。过事时的臊面肚子,是很有弹性和容量的。一天之内,吃好几顿臊面,也不会感觉撑着。

而且,在农村家里或过事时臊面反而是机器压的好吃,但吃其它面我却更喜欢吃手工的。近些年来,在民俗村吃臊面,也是手工面多一些。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原因,感觉两者之间并不冲突的。机械压制的面,一般均匀且薄滑,手工面有时会厚但筋道。两者,假如都是湿面时,几乎同样好吃的。手工面更有面味儿些,机器面有时会有机油味或铁屑味。以前,在农村过年,人不多时吃饭也照样机器压面。或许,感觉机器压面待客比较正式一些,所以,小时大年三十村里压面的要排长队。我家,倒是正月初一,吃手工臊面的时间多一些。这个并不是我们刻意不去压机器面,而是我母亲感觉手工面吃着更可口些,也省了排队压面的时间,更是因为机器压面要加工费呢。这确实也是我小时候的实情,老人还真是在节约每一分钱。机器面,只是针对来亲戚时才去压的。我们小孩子用面盆去排队,焦急地等待,有时会耽误吃机压臊面的。在我参加工作之后,我给家里配了一个小型压面机,父母在家吃机压面就方便多了。以前要在邻居家或我叔家压面,而且,家用的多不是带电的,手工搅起来比较吃力些。老家过大事时,机器压面的原因很简单,是吃的面太多,手工根本擀不过来。如今,回老家再吃臊面的话,母亲多是半擀半压的。小型手工压面机,能固定在案板上。擀到一定程度时,再用机器压面。说是为了不损伤压面机,因为一开始和好的碎絮状面索索反复压制成连接在一起的宽面片时,是很伤机器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这样反复压的话,也费时间的。所以,手工擀得差不多厚时,再用机器压和切一下。我们吃的就是这种半机器半手工面。

面条中我最喜欢吃的在臊面之外就是扯面或软面,而且,小时候也多吃油泼辣子放得红红的凉干面。说到软面,我外婆和我奶奶做的软面最为好吃,面柔软如裤带,非常地筋道,而且,冬天我外婆做的臊子胡萝卜菜特别地香,不管是就面还是就馍,都非常好吃。初中第二阶段那一年半,是我吃得最好的时光。小时候,吃面最好的配菜不是各种香香的肉菜,而是油泼辣子、新鲜的蒜和白蒸馍。臊子面外,吃面我不喜欢放肉,而且,必须是汤臊子面才放肉,还不吃肥肉的。

前文中提到的那个或许是跟我开玩笑的亲戚他的母亲是我姨婆,在他家我就吃过一次好吃但还是被我倒掉的面。当时,还是菠菜面。一个大夏天最热的季节,应该是我在小学或刚上初中阶段。他家还是借了我家的牛去耕地,到第二天或第三天,父亲派我去他家牵牛。我那姨婆中午做的是菠菜面,一大碗香香的,我却吃不下去。好像是我第一次吃蔬菜面,并不习惯的。所以,我偷偷地将多半碗面倒在了他家盖房刚踏好的半堵墙下面。然后,把空碗端回去交差,等我将牛牵回家时,已经下午三点钟了。我还饿着肚子呢。还好,已经到地里干活去的母亲,中午还有凉干面摊在案板上,我连吃了两碗还就馒头。  

在西安,我家附近就有一家菠菜面,有一个阶段我经常去吃的。但后来量越来越少,价越来越高。我也上班远了,去的次数就少了。第一篇关于岐山臊面的回忆文章中有一碗面就写的是在西安夜市上吃的菠菜臊面的故事。昨晚,和世交的表弟两口吃饭时就在那条路上,走时,他们送我路过夜市曾经的那里,我还和他们说起这个故事的。

最后,再分享两个早些年在西安吃面条的故事。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有一家河南人开的临时面馆,就是在学校旁路边临时搭建的那种简易棚,随时会拔走的。那家的扯面确实做得不错,这也是我在西安吃的比较早的面,就在今晚我们吃饭的旁边。我去吃面的时候,跟我十年前年龄相当的卖面小伙子很是热情。在扯面过程中,还能和我聊几句,我也感觉人家挺友好的。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在那里吃面时,有个年龄更轻一些的叫花子样小伙,伸着一只碗也想吃面,讪讪地笑。还没等到我说,要不给下上一碗面,但这钱由我来出,只见,那个小伙子老板突然变脸,扬起沾满面粉的手,做出要打要赶的凶样,吓得那要饭的立即舔着干裂的嘴唇跑开了。我就没有勇气将那话说出来,如今,想起来,也真是不应该,不知道当年那个要饭的如今会是什么凄惨情况,或许,早都...也未为可知。我是消费者上帝,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而且,那要饭的自己带着碗。那时,用一次性餐具的少。

还有一个吃面的故事,以前没提到过,但却也一直印象深刻。比这个吃面的故事更早一些。我刚到西安来工作,就在我住的学校院子门口一排卖饭的,也是那种简易的沿街门面,这还是我校子弟开的面馆。他家的面,也做得不错。听说我是新来的教工,对我也挺热情的。但是一天,我点的是油泼扯面,上来的却是西红柿鸡蛋面。这本来,错了也没啥。给我说明一下,请求理解就行,那个年代我好说话的。谁知,当我指出错误时,那老板狡辩说,都是面么,两种味差不多。当时,很有些生气,但还是勉强吃了,之后,就很少再去他家吃面。事后,听别人说,那是因为上个客人点了西红柿鸡蛋面,一时半会没做出来,人家不等走了。面上之后,发现客人走了,下一个我点的面还没做呢。所以,老板就灵机一动,直接将上个客人的面端给我,想着我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又是一个单位的,不会那样挑剔和较真的。这两个新吃面小故事,似乎和以往讲的故事一样,与面本身关系不大。

面里故事小,人生道理大。从小吃到大的面,我会与你分手吗?





 作者简介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悦读推荐】

李 强 | 电影微人生

李 强 | 我的自行车变迁史之一:传统自行车

李 强 | 饮食人生碎碎念

李 强 | 村西涝池记忆

李 强 | 重被拾起的儿时村庄记忆

李 强 | 有一种邻里关系叫前后住

李 强 | 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眼中的贾平凹

李 强 | 转学故事

李 强 |  一封不知道是表扬还是投诉的信

李强:一个“城里人”眼中的农村人

李 强 | 老家的房子

李  强 | 2017年九月初一烧在灵山的另一炷香

李 强 | 我的红楼二梦

李  强:说不完的岐山臊子面与岐山擀面皮

【散文】李 强 || 岐山臊子面背后的光阴故事

李强 |  比老庄消失更早的园子

李 强 | 小寒:未曾期待却将至

李强|一碗元旦果真没吃上的玉米糁子

李强 | 记忆里的碾麦场



文字审核: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本期组稿:辛    克

◆  ◆  ◆  ◆  ◆  

【关注我们】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时光捡漏∣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